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正文

品质化办学展示丨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实践教学——智能建造学院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系列培训宣讲活动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6-05   浏览:

一、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专题培训讲座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最新要求,全面提升师生安全素养与应急能力,2月27日至28日,我院组织开展了2025年实验室安全教育专题培训讲座。本次培训中实验室主任李彤强调,实验室安全是教学科研的生命线,全体师生须以“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为目标,通过系统化培训强化责任意识、补齐能力短板。培训采用“线上直播+线下实训”双模式,覆盖全校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及学生。

本次培训构建“理论—技能—案例”三维课程体系,突出实战导向与场景化教学。深度剖析危化品管理、高压设备操作等领域的法规要求与标准流程;通过视频动画演示实验室火灾、气体泄漏等事故场景,系统讲解初期处置、疏散逃生及应急装备使用要点。技能实训环节,参训人员分组参与危化品泄漏处置、气瓶固定与更换、急救包扎模拟等实操训练,切实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此次培训标志着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迈入新阶段。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课程内容紧贴实际需求,既提升了风险预判能力,又强化了科学处置技能。

实验室李彤主任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安全教育必须常抓不懈,我们要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完善‘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融合体系,推动安全教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升级,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二、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专项培训讲座

4月16日,智能建造学院2025年度实验室安全专项培训会在1号实训楼举行。会议由实验室主办,得到了本院其他教师的大力支持,旨在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会上,实验室李彤主任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学校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客观分析了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会议明确指出,本次培训的核心目标是深化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接着李彤主任详细介绍了学院在实验室安全准入方面的制度建设、培训体系以及考核机制。分享了在设备、材料以及人员动态准入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对实验项目风险的实时评估、对外来人员的严格管控等。

实验技术员围绕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动态准入机制优化、风险评估展开深入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定期开展实验室新型风险排查,重点关注数字化设备引发的安全隐患。此外,会议就外来人员准入流程达成共识,对校企合作单位、访学人员等实施差异化管控。通过交流,各方进一步梳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难点,明确了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的结合方向,为构建智能化、可持续的安全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月”系列活动

2025年5月,智能建造学院实验室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月”活动。本次活动覆盖全院各个专业年级的学生,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案例剖析等形式,系统提升师生安全防护能力,为实践教学筑牢安全基石。

在实验室安全培训中,实验室主任李彤以《实验室安全红线意识培养》为题,结合近年高校实验室事故案例,详细解读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核心条款。“一次违规操作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李主任通过展示实验室火灾模拟动画,强调实验室管理、用电规范等12项关键控制点。并学生介绍实验室相关化物资存储、设备操作等,结合事故案例库强化风险认知。从基础的安全法规、操作规范,到危险化学品管理、应急处理方法都进行了详细讲解,促进教育模式由被动约束向主动内化转变,全方位夯实“零事故”科研安全防线根基。活动中,各实验技术员结合近三年来各级各类实验室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实际问题,从实验室安全底线思维、管控逻辑、未来发展与愿景三个核心维度展开深入讲解,指出当前高校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风险识别与评估、安全培训、事故报告与分析等方面存在不足,并提出可行建议,为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5月22日培训会上李彤主任重点阐述了实验室火灾防控与应急逃生,演示灭火器、防烟面罩等器材的规范使用,并指导师生制定个性化应急预案,通过对多个典型实验室事故案例的剖析,揭示了安全隐患的成因及后果,提出全面、实用的安全管理框架,为师生们上了一堂深刻的安全教育课。

四、开展新入职实验人员安全专题培训活动

5月20日下午,智能建造学院实验教研室组织开展了本学期新进实验技术员以及新入职担任实验课程教师人员的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实验技术员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平稳运行。

培训以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各位实验教师结合专业特点,从“仪器设备操作规范”、“应急事故处置流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等维度展开深入讨论,剖析隐患根源,提出规范化操作建议。

实验室安全是学院事业发展的基石保障,全题实验技术员须牢固树立“安全至上、预防为先”的核心理念,将安全责任体系深度融入教学科研各环节。通过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建立常态化自查自纠机制,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管控、全域覆盖”的安全治理格局,切实做到安全责任逐级压实、管理制度动态更新、隐患排查精准施策。以创建“零事故”平安实验室为目标导向,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师生应急能力,通过制度刚性约束,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五、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部署要求,筑牢校园安全防线,5月21日,我院组织开展了本学期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本次检查由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院长岳龙龙担任检查组组长,副院长郭振超担任检查组副组长,成立专项检查组,对我院实验实训基地开展全覆盖式隐患排查,重点核查危险品管理、特种设备运行、消防设施配备及实验废弃物处置等关键环节,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检查组采取“实地勘查+台账核验+现场问询”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实验室一线开展深度检查。在实训中心,督查组重点核查了仓库管理制度运行情况。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实验室环境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调取智能监控系统回溯实验操作规范性,确保风险排查不留死角。经全面排查,检查组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现场下达整改通知,要求立即整改。针对部分实验室存在的个人防护装备缺失等问题,督查组提出“一室一策”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与验收标准;对存在设备老化、通风系统故障等硬件隐患的实验室,限时完成修复。院长岳龙龙强调:“安全无小事,必须坚持‘问题不过夜’原则,对整改落实情况实行台账化跟踪,确保隐患销号闭环管理。”

通过实验室系列安全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水平,推动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形成全员参与、主动防控的良好氛围,为筑牢实验室“零事故”安全防线奠定坚实基础。